常报全媒体讯 (崔奕)“吃碗银丝面,才算到江南。”
说起银丝面馆,常州人没有不知道的。明亮的店堂,整洁的排挡,一字排开的数十款荤素小菜,包子、馄饨、大麻糕、小笼包等各色点心,更不用说那出名的鸡汤银丝面……配上一碗温热的玉米糊,那份熨帖,就如同店门口那古朴的“百年老店”牌匾,熟悉而温暖,让人不由地感到安心。
一碗色白如玉的银丝面,配上金黄的蛋皮丝,撒上翠绿的香菜、葱花、蒜末,加上各色浇头,注入熬煮了六个小时的浓郁高汤,常州人最爱的鲜美都在这碗面中。
如今,这拥有百余年历史的“老字号”,正以不断求索的精神试写创新发展的序章,用忘不了的“家乡味道”为无数游子留住乡愁。
官厨一碗面 盛赞上百年
关于银丝面的起源,传说当年乾隆帝南巡途经常州府,自毗陵驿大码头登岸进城,至官衙休息时已过饭点,衙内厨子遂呈上一碗清淡的汤面,让皇上垫饥。乾隆帝见面细如丝、色白似银,品尝后更觉柔软滑爽、鲜香入味,与北方面食大有不同,闻其名为“银丝面”,乃赞不绝口。
清末民初,昔日衙内官厨被收入青果巷内大户人家,这碗曾获皇帝夸赞的“银丝面”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。1912年,创立于南大街孙府弄的“味香斋”将银丝面带入了寻常百姓家。1920年,“味香斋”更名为常州银丝面馆,翻开了银丝面百年传承的篇章。
江南细面 非遗传承
岁月荏苒,沧海桑田,百年银丝面,成为这座江南古城的特色面食,1990年被评为“常州十大名点”之一,还被编入了《中国小吃谱》。
如今,银丝面馆在常州已有60多家门店,大多开在社区旁,从清晨6点到晚上8点,早点、午饭、晚餐……从白汤面、红汤面、拌面到各种小菜、各色点心,总有常州人最爱的那一口。
为将银丝面这一常州特色面食传承发扬光大,银丝面馆的传承人们煞费苦心。直径0.8毫米,成为每一根银丝面的标准。在轧面工艺上,他们经过数百次反复试验和改良提升,经过6道工序轧出的面条,表面滑爽、口感细腻、更加劲道。在配料选择上,坚决不用添加剂,面条柔韧的秘密,是揉面时在每10千克精白面粉中加入1.5千克蛋清,每天现配现做,新鲜直达餐桌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银丝面第四代传承人、常州市银丝面馆有限公司总经理恽友友说:“我们的银丝面,真正做到了细、软、滑、韧、白、爽、直,全面还原了‘洁白如银,条细似弦,柔滑软爽,唇齿留香’这十六字特点。面条在碗中,像梳子梳过一样纹丝不乱,桥面微微露出汤面,搭出挺括的桥型造型,形成苏式面的传统造型‘鲫鱼背’,上铺手工制作的金黄蛋皮丝,色香味俱佳。与北方面相比,银丝面更讲究浇头的灵动和自由搭配,所谓‘碗以浇衬、浇以碗变’。银丝面的带汤感配上浇头的灵动,就是江南面的情怀。”
坚守匠心 传承文化
“老字号是荣誉、是情怀,更是期待与鞭策。”恽友友说,从产品看,常州银丝面作为江南细面的代表,最大的特点是精致,就像这座江南古城,温婉宁静、韵味无穷。“做百年老店,就要坚守匠心、传承文化,做好这碗龙城百姓爱吃的面,为传播常州餐饮文化、打造‘江南美食之都’贡献微薄之力。”
从定位看,银丝面馆的目标是成为常州百姓“家门口的厨房”,环境干净整洁,食物健康营养新鲜,产品性价比高,服务温暖温馨,让大家在这儿吃饭,感到安全安心。
为确保菜品品质,银丝面馆建立了“中央厨房”,统一采购加工每日所需新鲜食材,按照严格配料与工艺标准制作,从闻名遐迩的银丝面,到主要食材、净菜,都在中央厨房加工并配送到每家门店,为市民提供品质如一、高性价比的特色美味。今年,他们将投资数千万元,对中央厨房进行全面扩建,不仅将面积从6000平方米扩大到9000平方米,还要建设全无菌生产车间、添置现代化设备,实现规范化运行。
而在每家门店,银丝面馆坚持面条现点现下、菜肴小锅现炒,“只要店里还没打烊,无论顾客几点来,都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。”
勇敢尝试 锐意创新
作为一家拥有百余年历史的餐饮老字号,如何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,寻求创新发展?银丝面馆尝试用连锁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的方式,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。
对遍布全市的60多家门店,他们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,从操作流程到食材分类、菜品加工、餐具消毒……严格规范管理。厨师培训与门店服务,他们也尝试使用标准化流程。
有人担心,标准化会让中餐失去原来的味道。银丝面馆在厨师团队中展开讨论:中餐为什么不能标准化?标准化和好吃矛盾么?结论是:菜品标准是按照大家公认的最佳口味制订的,按照这个标准制作的菜肴,口味比厨师凭个人经验烹制的更有保障。
有人提出,这会造成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。银丝面馆管理层表示,严格的标准化、规范化管理,的确会在短期内带来成本的提高,“可我们认为,现代化管理方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。”
有人质疑,这不是百年老店该有的样子。银丝面馆回应:“老字号不能一成不变,而要不断尝试、与时俱进,其中就包括品类的丰富、服务的提升、理念的转变、管理的规范等。商业时代,被市场认可是产品生存与发展的根本。银丝面馆作为高性价比全时段社区餐饮,始终坚持‘百姓放心食堂’这一角色定位,以顾客需求为核心,在食材选择、服务规范、经营理念、员工技能等方面下功夫,在确保品质的同时,不断提升性价比,贴近百姓需求,由此获得强大的生命力,让百年老字号历久弥新。”
家乡味道 留住乡愁
开在家门口,一路陪你长大,是不是最长情的告白?银丝面馆要做的不止如此。
谈起未来的方向,恽友友说:“银丝面是龙城常州的代表性美食,希望它能成为每个海外游子身边的‘家乡味道’,也成为每位远方来客了解这座城市的一扇窗户。”
银丝面馆尝试将门店开到常州以外的城市,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龙城特色美食。同时经过反复试验,在最大限度还原银丝面特点的基础上,研发出可保存数月的盒装半湿面,尝试推出鸡汤银丝面、葱油牛肉拌面、金汤花甲面、麻辣小龙虾面、泰式冬阴功面等不同口味,并与瑞和泰、新橙源味等本土超市合作,上架全市百余家超市,还通过出联名款的方式,走出常州,远销北京、东北等地。
今年,银丝面馆又围绕酱牛肉这一常州传统年菜,选取优质草饲牛腱肉,用古法酱卤技艺烹制出美味“金钱腱”,以真空包装在门店售卖,一经面世就赢得顾客青睐,每天都能售出千余斤,成为新晋“明星产品”。
未来,银丝面馆还考虑向海外发展,让古老的银丝面走出常州、走向世界,让更多人了解“常州银丝面”,了解中华民族的餐饮文化。希望在不远的将来,无论你身在何方,这碗“家乡的味道”总能在你身旁,承载那忘不了的乡愁。
图片提供:常报视觉 寻味记 银丝面馆
编辑:陆婉琰